The Latest - 最新消息
當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,我們開始期待「家」能慢一點。2026 年的家居趨勢正在悄悄轉向,從以硬裝為主的...
隱身在台北東區巷弄的書店「moom bookshop」,建築潔白的牆面不僅呈現極簡、流暢的線條,同時...
家,或許就是一道能慢慢品嚐的料理。那些悄悄藏在角落的傢飾選物、色彩與材質搭配,總能像食物一樣,喚起我...
Slow Decorating,家的樣子,慢慢才會完整
在當代家居的趨勢裡,「...
來自法國馬賽的品牌 Œuvres Sensibles,由藝術家兼設計師 Sarah Espeute ...
曾經看過的書、每天走過的街,或許都將成為靈光乍現的一刻,而這些微小的細節亦會累積成特有的生活態度。有...
專題企劃
-
專題企劃靈活彈性的日常風景|內湖 13 坪輕裝修宅,住進心情流動的節奏裡生活,無須一次到位。有時候,不妨慢慢過日子、用生活填滿空間,讓空間隨著日常一起成長,而非急著裝滿它。今天,HerDay 將帶大家走進這間位於台北內湖的 13 坪住所,這裏生活著一對年輕夫妻,他們對於未來有著清晰的計畫,從預計住 5 年左右,再至提出明確的預算範圍,同時也清楚傳達出:「希望空間能隨著心情有彈性地變換模樣」的念想,於是長嶺空間設計以輕裝潢為核心,讓每一寸空間都緩緩盛裝著日常的溫度與自由,慢慢長成屬於兩人的模樣。 空間基本資料 台北內湖/新成屋/電梯大樓/室內坪數 13 坪/格局 1 廳 1 房 1 衛/居住人數 2 大 公領域設計_ 以傢俱傢飾,創造生活靈活度 面對「未知」的不確定性,總是令人拿不定主意,與其強迫自己做出決定,不如給生活留點彈性。正如夫妻倆無法確定當下的想法是否最好,因此告訴設計師,希望家裡可以變來變去。尤其窗外的蓊鬱山景,只需將沙發換個方向,即可待上一下午也看不膩。也因此,將空間歸於純粹框架,任憑心情隨意調配傢俱傢飾,使家時刻跟隨日常軌跡變幻。張書聞設計師也親切分享:「如果有打算做輕裝修的人,不妨將預算放在地板與窗簾。」 正如本案,將公領域標配的淺木紋磚卸下,換上夫妻倆傾心的深色胡桃木色調,家的氛圍瞬間切換,而窗簾亦然,當配上薄紗簾與實木百葉簾後,自然寧靜的氣息幽幽飄散。至於預算該放在哪?設計師舉例說道,玄關鞋櫃因空間有限,難以覓得恰好的制式櫃體,因此透過訂製符合收納機能與日常習慣,而中島櫃則因涵蓋電器櫃功能,少不了配電設計,同樣無法使用現成傢俱,於是將預算花在刀口上,才能從中取得剛剛好的平衡。 看似簡單的空間,實則揉藏著用心,因顧慮天花板有管線橫亙,在不影響樓高的前提下,以溫柔微弧細膩包裹,將唐突的線路退隱其後,同步搭配間接光源,使光線沿著弧度緩緩流動,不過度、不喧嘩,卻又恰如其分地照亮空間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天花板的弧度、多功能中島櫃、餐吊燈,再到蘊含殖民地風格語彙的客廳吊燈,以最簡約且無形的設計,制定出開放式空間的秩序。 私領域設計_ 以日常為本,生活自然地流動 將原本獨立的房間打開,轉化為開放式的多功能場域。隨著傢俱家電的自由變化,這裡可以是夫妻倆的書房,也能是男主人的工作室,同時更是屬於他陳列蒐藏、播放黑膠,以及彈奏鋼琴的獨有領地,宛若在簡約的畫布上,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,也烙印下專屬印記。 主臥室延續空間的克制與溫潤,無需過多裝飾,只以實用為主軸設計出收納動線。舉凡專門設置一間步入式更衣間,佐以吊桿作為主體,貼合屋主日常使用習慣,既保有儲物機能,也讓空間不感壓迫。小巧的衛浴則將原有推射門更改為橫拉式滑門,避免佔用走道與轉身空間,低介入卻高效率,細節處處為生活讓路。 |設計師幕後聊聊| Q:您自己最喜歡哪個空間呢?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弧形天花板,尤其搭配上間接照明,那是一個看似細微,卻能大幅改變空間氛圍的處理。除了能柔化原本裸露管線,也讓整體視覺更加溫潤、乾淨,當燈光從弧面緩緩落下時,整個空間都像是靜靜被柔光包覆。在既有條件的限制下,也能擁有不一樣的呈現。 Q:在設計過程中,遇到印象深刻的事? 無論全室裝潢或輕裝修,我們都會給予業主傢俱尺寸的建議,確保空間比例的協調性,而本案女主人令我們印象深刻,不只剛好選擇了與鞋櫃相呼應的藕粉色掛鐘,同時也挑到了與中島大理石檯面、紅褐色木紋相對應的吊燈,使所有細節連成一線。 有彈性的設計,才有餘裕的生活。這個家沒有複雜的語彙,也不追求一眼就驚艷的裝飾風格,而是專注於「能不能隨心所欲地生活」。當一切從需求與感受出發,家的輪廓也就不再固定,而是得以流動,不僅流動於日常,也流動於心情,隨著時間一點一滴,讓人真正住進生活裡。 – 長嶺 & 之群聯合事務所 – 【桃園公司-長嶺空間設計】 官網 | www.cldesign.art 聯繫 | 0972-142-029 地址 | 桃園市楊梅區新江路191號 【新竹公司-之群設計】 官網 | hemusih.com/zhiqun-design/ 聯繫 | 0911-949-439 地址 | 新竹縣竹北市勝利五路139號 攝影|光序映像 有任何設計需求請逕洽該設計公司
-
專題企劃盛裝生活的容器|新竹 52 坪溫暖日系風格,慢慢成為家的模樣一點點、一件件,將生活不疾不徐地填裝進空間,經由時間的沈澱與催化,慢慢醞釀成為家的模樣,正是 十一日晴空間設計 從業至今所堅持的初衷。「我們只是提供一個盛裝生活的容器,交給居者生活成自己的樣子。」因此總在完工 1~2 年後才回訪拍攝,因為這才是一個家最好的狀態。沒有刻意精心編排的畫面,也並非是租借而來擺拍的軟裝配件,從玄關的長凳、客廳的沙發、餐廳的餐桌椅,再到角落那棵搖曳生機的小豆樹,皆是日日相伴的生活好夥伴。生活的溫度即是從此而生,也是無法被復刻的美好日常。 空間基本資料 新竹竹北/屋齡約 11 年/電梯大樓/室內坪數 52 坪/格局 2 廳 3+1 房 3 衛/居住人數 2 大 1 小 公領域設計_ 從生活出發,形隨機能而生 當初夫妻倆買下實品屋,勉強遷就地住了幾年,但從動線配置、收納機能再到風格品味,全然不符合實際生活的設計,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,直至孩子出生後,終於下定決心來場改造。在初次洽詢時,兩人即提供所傾心的生活場景,也詳列出明確的需求清單。張瑋心設計師親切分享:「先生是工程師、妻子是花藝師,所以男主人主要負責硬體或數據型的部分,女主人則是專注於設計細節,而兩人曾在日本旅居一兩年的時間,對於日系風格相當喜愛。」 「從生活出發,形隨機能而生」,對設計師來說,既要好看也要好用,才是設計的本質。因此鑑於原玄關缺乏收納機能,而儲藏間又被遠配工作陽台,不符合使用動線,於是將二者合為一體,當外出返家時,即可將幼童推車、兒童自行車隨手擺放,也能擁有充裕的鞋架,同步搭配壓花玻璃拉門,透光不透景的特性,只要將門拉上,瞬間隱藏所有複雜,加上坐東朝西的方位,剛好將午後夕陽帶到儲藏室,不用擔心成為暗室,方便日常取用。 走進後,開闊無拘的場景,源自將書房的門改向,既能呈現一體化的公領域設計,也能闢出專屬女主人的花藝工作檯,設計師說明:「原本她和先生共用餐桌或書桌,但重疊工作區域相當不方便。」因此藉著改向房門騰出完整立面,砌築工作檯、鋪上古樸的馬賽克磚,即可將花藝相關的用具妥善收放,不用再頻繁移位。值得關注的是,工作檯右側有支寬厚立柱,經過評估後,以洞洞板覆蓋立面,搭配夫妻倆自日本採買的壁掛五金,從繪本、掛曆到乾燥花,生活溫度從此生成。 此外,女主人對料理場域也格外重視,但因收納機能不敷使用,原本的中島淪為擱置雜物,而小家電也散落在外。鑑於此,設計師將中島調整方位並增置水槽,當在料理時,即可看著客廳與遠眺窗景;同時新增二座電器櫃,使小家電各得其所,而興趣於沖煮咖啡的先生,也能將相關器具妥善收納。針對收納設計,設計師也不吝分享,如果收納空間足夠的話,建議少做吊櫃,以矮櫃或開放層架為主即可,主因在於吊櫃高度不方便常態取用,也容易影響空間感。 私領域設計_ 卸下不必要,剛好即是最好 原本書房走的是奢華新古典風,也堆砌了大量陳列櫃,不只令人感到壓抑,也不符合實際使用,因此設計團隊以簡馭繁,褪下了不必要的裝潢,使空間有了呼吸感,現如今則以 MUJI 無印良品的書桌、書櫃與 SUS 層架系列作為主軸,維持高度靈活性,同時基於夫妻倆反映走道缺少光線,因此將書房改作玻璃拉門,將自然光線循序引進,映亮各角落。 主臥室則因空間寬敞,因此在房門前界分一道中介場域,同時增加深型衣櫃,使常態使用的衣物用品可收納在此,亦可達到緩衝效果,大幅提升寢區的隱私性。設計師也笑道:「夫妻倆也有提出床頭背板的設計,原本是用來放置手機或書籍,回訪的時候,發現都是小朋友繪本讀物。」 |設計師幕後聊聊| Q:為何本案會加入掀窗設計? 主要是以推開窗戶的方式,增加立面的靈活性,也能達到一定程度的通風效果。 Q:您自己最喜歡哪個空間呢? 玄關與客廳之間的落葉松飾板。當初業主不希望有木節點,所以花了不少時間篩選,而喜歡的原因,第一是它其實有個門片,恰好的修飾了配電箱;第二則是走道二側均是純白色調,當走向公領域時,目光剛好落在溫潤的木飾板,調節整體氛圍。 Q:在設計過程中,遇到印象深刻的事? 主要是步入式更衣間,因原始狀況與書房相似,受限於過度裝潢,導致空間壓迫又陰暗,設計師分享:「在卸下櫃體後,意外發現有一整道窗戶。」因此以矮櫃平衡採光與收納機能,使更衣室舒適明亮。主衛浴則採取四件式配置,同步以乾濕分離設計,在乾區使用溫潤木紋磚,同時搭配霧面灰磚,符合一貫的日系調性。 Q:請問本案的軟裝配置? 我們每件作品的傢俱傢飾,將近 99.9% 都是屋主他們自己真正在使用的傢器物件。主要是在設計時期,我們都會根據室內風格與屋主本身的喜好、預算,專門提供一份傢俱、燈具等的建議清單,舉例來說,如果他們傾心於低背沙發,我們就會列出 5~10 種不同的款式與價位給他們參考,既能符合需求,也不會影響整體呈現。而本案夫妻,他們本身也很有想法,例如餐桌是他們委請台南在地的職人製作,搭配上他們所蒐藏的經典單椅。 當瀏覽十一日晴空間設計的作品時,即有種療癒人心的溫柔力量,沒有冷冰冰的商業拍攝,只有真實生活呈現的模樣,「有溫度的設計」正是他們所講求的初衷,而他們也真的落實於每個設計作品。 – 十一日晴空間設計 – 官網/十一日晴空間設計 攝影/光階影像/游宏祥 Kyle Yu 有任何設計需求請逕洽該設計公司
-
專題企劃日雜懷古風味|新北 23 坪中古華廈改造,以老件傢俱堆疊時間味道一說起中古屋改造,總是輕而易舉地吸引眾人關注,或許是煥然一新的容貌令人驚艷,也又或許是深深著迷於獨屬老房子的那份味道。在成千上百的作品中,出自於 日作空間設計 之手的《Indivi Dual》作品,一下子捉住了 HerDay 編輯團隊的目光。尤其文案中一句「用傢俱建立空間架構」,正好與 HerDay 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,正因如此,我們特別邀訪了日作空間設計分享此作品的設計理念與細節,從外顯的空間格局配置,到內裏無微不至的細心佈局,一起走進設計師的視角觀點,一步步來細品慢嚐經典的空間設計。 空間基本資料 新北蘆洲/屋齡約 30 年/華廈/室內坪數 23 坪/格局 2 廳 2 房 2 衛/居住人數 2 大 1 貓 公領域設計_ 不是空間先出來,是傢俱決定家的輪廓與色調 有人才有家,而家也正反映著真實自我。當聊及初見業主夫妻的印象時,設計師親切分享說:「第一眼就覺得夫妻倆的穿衣風格很有品味。」對穿搭講究的兩人,在生活品味上也有著專屬見解,他們同樣傾心於老件古物,只是一個熱愛當代經典、一個則醉心於台式復古的時代美,因此本身蒐藏了諸多經典傢俱家飾,而家的輪廓也由此慢慢長成。 設計師進一步說道:「當時他們相當用心的準備簡報,也羅列出現有的傢俱以及預計採買的品項,所以我們是以傢俱風格定調設計,不是空間先出來,而是傢俱決定家的輪廓。」因此以自然醇厚的胡桃木圓桌定錨家的中心,周圍擺上蒐藏的單椅,再循序向外發散與收斂設計,從大方向的格局來說,將原本獨立封閉的廚房敞開,改以開放式設計,從而開闊視野、闢出日光路徑。 以一道中島作為柔性介質,不影響光效亦可流通動線,設計師也補充:「因男主人的興趣是沖煮咖啡,所以特別增設小吧台。」與此同時,鑑於次臥室毗鄰大門,因此將房門鑲上鏡面,一來可反映寬闊空間感、二來可在外出時整理儀容,三則是折射光線映亮暗角;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深知生活有千百種可能,傢俱陳設也會有所調整,因此以軌道形式垂掛吊燈,即可自由滑動調整位置。 私領域設計_ 從沐浴、梳化、更衣到洗衣,生活動線一氣呵成 針對私領域設計,根據夫妻倆的需求,將一房改做獨立家事間,借鑒日本的家事間設計,深度剖析日常習慣,細心梳理動線,從浴室間、梳化間、衣帽間到洗衣間一次到位,黃世光總監專業說道:「設計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,只有是否符合自身需求,對我來說,穿著、梳化、沐浴與洗衣是相互有關聯,尤其衣帽間未必是被獨立列作主臥室的附屬,而是一個可以被開放與家人共用的場域。」 設計團隊將家事間以多道滑門作為隱性界定,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,玻璃滑門依隨隱私程度調節穿透度,從長虹玻璃到霧面玻璃夾鋼絲,達到見光不見景的效果,涵蓋地坪材質也根據使用情境縝密配置,在乾區使用海島型木地板、濕區則採用木紋磚。依序將最好的光線與景觀留給主臥室,日日有自然相伴,而少了主衛浴與衣帽間的配置,使空間機能回歸單純休息用途,一切不多不少、恰如其分。 |設計師幕後聊聊| Q:你自己最喜歡哪個空間呢? 黃世光總監表示,自己本身就嚮往日本家事間的概念,但少有機會完整落實,因此本案算是難得將概念如實呈現;林思平設計師則表示,最喜歡客廳與餐廚所營造的氛圍,對家事間的規劃佈局也相當喜歡。 Q:在設計過程中,遇到印象深刻的事? 老屋翻新總是伴隨許多不確定性,在初期即要仔細檢查,並將水電管線與防水等基礎工程確實完善,但時常會有突發驚喜發生,這次在敲開浴室周圍磁磚時,才發現水泥結構竟有含水,在幾經查找與反覆測試後,終於順利解決潛在隱患。 一個好作品的背後,總有許多的故事,在訪談的過程中,可以深刻感受到設計師對於每個細微之處的謹慎與重視,如同在有限的樓高條件下,因業主夫妻不喜直射光源,所以想方設法借助樑柱的高低落差,鑲上三道間接光源,散發出柔和均勻且廣闊的光源。另外,大家可以借鑑學習的地方,正是設計師表示在施作期間,夫妻倆一有空便會親自到現場,親身感受各空間尺度、及時反饋調整,使實際場景與腦海中所想並無二致。 – 日作空間設計 – 官網/日作空間設計 攝影/KPS 李家發 有任何設計需求請逕洽該設計公司
軟裝品牌推薦
在這個講求效率與極簡的年代,Ruby 卻選擇用一種緩慢又深情的方式生活。她是位平面設計師,也是插畫創作者,畫過無數的插畫與品牌視覺,但最深刻的「一幅」作品,是她和男友、兩隻貓咪一起生活的家。
HerDay專訪




Her Daily精選輯
在這個講求效率與極簡的年代,Ruby 卻選擇用一種緩慢又深情的方式生活。她是位平面設計師,也是插畫創作者,畫過無數的插畫與品牌視覺,但最深刻的「一幅」作品,是她和男友、兩隻貓咪一起生活的家。
Her Plan - 她的計畫
關於我們
「HerDay 女子生活風格,致力於推廣居家軟裝美學的風格平台。」
我們從女性思維出發,透過量身定製的企劃內容,推薦優質軟裝品牌與軟裝師,提供傢俱傢飾、美型家電資訊及豐富空間佈置靈感。企盼以獨特品味視角,為妳捕捉每道理想日常樣貌,讓妳在此覓得更多喜歡的生活風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