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Latest - 最新消息

Slow Decorating,家的樣子,慢慢才會完整   在當代家居的趨勢裡,「...
來自法國馬賽的品牌 Œuvres Sensibles,由藝術家兼設計師 Sarah Espeute ...
曾經看過的書、每天走過的街,或許都將成為靈光乍現的一刻,而這些微小的細節亦會累積成特有的生活態度。有...
「去風格化軟裝」其實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佈置思路。它幫我們把空間的決定權,從「要不要跟上潮流」轉回到「怎...
在近幾年的國際設計舞台上,如果要選出一位最能代表「新世代北歐美學」的設計師,瑞典的 Gustaf W...
你是否曾想過,或許家具比我們更懂我們? 餐桌上因日常反覆使用而留下的痕跡、椅背上掛著隨手脫下的...

專題企劃

  • 專題企劃
    軟裝靈感從哪找?10本國外生活風格雜誌推薦,美感從翻頁開始!
    當說起「雜誌」,或許有不少人認為「出版業作為夕陽產業,紙媒將死」,但若你仔細觀察,被視作「老派」的紙本,實際上依然有著無可取代的魅力,讓人無法不一本在手。不只是因為紙媒持續與時俱進與積極改革外,以居家生活風格主題雜誌來說,從一冊厚度上提供完整的敘事與空間故事,同步透過精美印刷、紙質觸感、照片解析度與色彩還原度,搭配排版設計的獨有節奏感,令閱讀紙本雜誌是一場慢下來的過程,不僅可自己掌控閱覽速度,也能細細品嚐某個章節、某張圖片,將感受深化,慢慢釐清屬於自我的品味。   翻閱雜誌尋靈感,老派卻依然實用! 比起快速滑過社群平台的資訊流,紙本雜誌更像是為生活注入節奏與品味的慢讀儀式。從厚度與排版設計的完整敘事,到紙張觸感與色彩還原所營造的感官體驗,閱讀一本居家風格雜誌,讓你在生活的片段中找到美感與靈感的整體性,也更容易沉浸在每個空間故事背後的細節脈絡。 圖片來源|pexels   從歐美到日韓,10 本國外生活風格雜誌推薦   #1.《KINFOLK》|慢是一種態度,也是風格的起點 提倡慢生活美學的獨立雜誌,以獨樹一格的簡潔排版與攝影美學,在全球風格雜誌上極具影響力。其內容涵蓋居家空間、照片食譜、人物專訪、生活哲學等。藉由書寫、攝影、設計來傳達慢生活的內容,也是許多設計與美學愛好者的靈感雜誌。 圖片來源|pexels   #2.《Apartamento》|真實生活,就是最有魅力的佈置風格 這本室內設計雜誌強調生活本質,紀錄那些看似日常卻無比真實的空間與使用者故事,專注於呈現「人」的生活方式與住宅故事。 圖片來源|Apartamento Magazine   #3.《Cereal》|空白之間,自有豐富內涵 擁有極簡風格與文藝感排版,以「慢食物、旅行與生活」為主題,內容融合建築、設計、旅遊與靜謐生活提案。 圖片來源|pexels   #4.《dwell》|設計不只是美,而是未來生活的提案 聚焦現代建築與永續設計概念,專訪創新住宅空間與設計趨勢,適合喜愛現代感、機能性與建築邏輯者。 圖片來源|dwell   #5.《The World of Interiors》|風格無界限,美感無年代 由康泰納仕出版,橫跨古典、復古、當代風格,深度探索世界各地的獨特家居故事,帶你進入藝術與風格交錯的空間場域。 圖片來源|The World of Interiors   #6.《BRUTUS》|設計不只是物件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從建築、設計到生活方式,這本經典日系雜誌涵蓋範圍廣泛,尤其部屋系列深受喜愛,是觀察日本設計文化的絕佳入口。 圖片來源|BRUTUS   #7.《& Premium》|細節中的溫柔,定義你的生活樣貌 專為女性設計的優雅生活雜誌,從空間佈置、料理到穿搭,全方位打造質感日常,是溫柔生活的靈感來源。 圖片來源|& Premium   #8.《Come home》|家的模樣,由你一點一滴築起 以自然風、木質感與 DIY 為主軸,這本手作系雜誌充滿溫馨手感,最適合喜歡親手打造家的你。 圖片來源|Come home   #9.《POPEYE》|生活沒有標準答案,但可以很有風格 雜誌內容橫跨時尚、設計、旅遊、美食等生活面向,提供「城市男孩」生活風格的多元視角,部屋專題也極具參考性。 圖片來源|POPEYE   #10.《Magazine B》|從品牌的靈魂,找到你生活的輪廓 每期聚焦一個品牌深入剖析其價值與風格,如 IKEA、Muji、Aesop 等,是探索品牌與設計哲學的寶庫。另外, 《Magazine B》的姐妹刊《Magazine C》也是值得收藏細品的雜誌之一。由 design 實體出版品牌 Grandeclip 操刀,每期選出一張具代表性的經典椅子,進行深度紀實與文化剖析 。 圖片來源|Magazine B、Magazine C   不能錯過的雜誌專題|Home Tour 系列 如果你喜歡「實地參觀」的感覺,那麼《Architectural Digest》的 Home Tour 專題絕對值得收藏。此專題由名人親自導覽自宅,不論是明星、演員或網紅,開箱他們的家總能提供無數靈感,並反映現代人對居家設計的真實樣貌。 影片連結|Architectural Digest   延伸閱讀 ✓ 逛逛更多 Her Life 她的生活 2025 軟裝新趨勢|從自然永續到智能家電,迎來輕鬆美好生活   撰文編輯|Scarlett Choo
    軟裝靈感從哪找?10本國外生活風格雜誌推薦,美感從翻頁開始!
    軟裝靈感從哪找?10本國外生活風格雜誌推薦,美感從翻頁開始!
  • 專題企劃
    去風格化軟裝|生活習慣就是軟裝靈感,一個沒有「完工日」的家!
    「去風格化軟裝」其實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佈置思路。它幫我們把空間的決定權,從「要不要跟上潮流」轉回到「怎麼讓生活更舒服」。與其先決定家要走北歐風、日系風、工業風或美式風,不如先觀察自己真正的生活動線與習慣,因為家不該只是標籤,而是陪伴你我生活的容器。 Tips1. 生活先於風格,檢視真實習慣   去風格化,不代表要捨棄設計美感,而是把焦點放在「真實使用」上。比如,你的早晨總習慣在窗邊喝咖啡,那裡就值得擺一張舒適的椅子與小邊桌,讓日光與咖啡香氣成為每天的序曲。又或者,如果你總習慣晚餐後席地而坐追劇,那麼一張好收納又柔軟的地毯,可能比昂貴的沙發更貼近你的需求。這樣的選擇,讓空間真正服務於人,而不是迎合某種固定的美學範本。 Photo Credit|@jogu_haus Tips2. 彈性優於統一,靈活符合人性   去風格化的核心,不在於「什麼風格元素都不要」,而是挑選能長期陪伴、並且能隨著生活階段靈活調整的物件。移動式邊桌、可折疊餐桌、模組化層架、可替換的抱枕套與窗簾。這些看似簡單的軟裝,其實都是能輕鬆換場景、換情緒的工具。它們讓家有了呼吸的彈性,不需要一成不變,也不用被「必須完成一次性的裝修」所束縛,自由彈性才符合人性。 Photo Credit|@jogu_haus Tips3. 混搭衷於生活,不完美才完美   去風格化最動人的地方,在於它允許混搭。木質桌面可以搭配不鏽鋼邊桌,柔軟的布簾能與藤編籃子共存,一切取決於你想要怎麼生活。家不再只是某種風格的展示櫥窗,而是隨著日常逐步長出來的模樣。那份不完美、甚至有點隨意的搭配,反而讓空間更真實、更有溫度。 Photo Credit|@jogu_haus 去風格化軟裝:一個沒有「完工日」的家   與其說去風格化是一種風格,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態度。這樣的家,沒有「一次到位」的完工日,而是在日復一日的使用中,慢慢調整、慢慢添置。當書架被一本本喜愛的書填滿,當牆面掛上旅行帶回來的小物,當角落的植物隨時間生長,那就是妳與家共同成長的痕跡。某天回過頭看,會發現這個空間早已帶著專屬於你的氣息,成為最貼近生活的樣子。 Photo Credit|@jogu_haus Photo Credit|@jogu_haus 延伸閱讀 ✓ 逛逛更多 Her Life 她的生活 瑞典設計師 Gustaf Westman|從 IG 熱門作品到 IKEA 秋冬新品,玩趣快樂北歐設計
    去風格化軟裝|生活習慣就是軟裝靈感,一個沒有「完工日」的家!
    去風格化軟裝|生活習慣就是軟裝靈感,一個沒有「完工日」的家!

軟裝品牌推薦

每到週末,你也總在搜尋「#不限時咖啡廳」嗎?比起出門苦尋咖啡廳,不妨把家裡打造成專屬於自己的咖啡館!台灣的咖啡館分布廣泛,在城市中更是相當密集,不管是學生或是上班族、單人或群體,我們總是喜歡到不同咖啡館踩點,但明明在家就能閱讀、聊天、滑手機,咖啡館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,促使我們一心奔向呢?

HerDay專訪

Her Daily精選輯
每到週末,你也總在搜尋「#不限時咖啡廳」嗎?比起出門苦尋咖啡廳,不妨把家裡打造成專屬於自己的咖啡館!台灣的咖啡館分布廣泛,在城市中更是相當密集,不管是學生或是上班族、單人或群體,我們總是喜歡到不同咖啡館踩點,但明明在家就能閱讀、聊天、滑手機,咖啡館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,促使我們一心奔向呢?

Her Plan - 她的計畫

關於我們

「HerDay 女子生活風格,致力於推廣居家軟裝美學的風格平台。」 我們從女性思維出發,透過量身定製的企劃內容,推薦優質軟裝品牌與軟裝師,提供傢俱傢飾、美型家電資訊及豐富空間佈置靈感。企盼以獨特品味視角,為妳捕捉每道理想日常樣貌,讓妳在此覓得更多喜歡的生活風格。
返回頂端

我們已經收到您的資料,待3~5個工作天後回覆,感謝您的耐心等候。

感謝您的來信,我們會儘速回覆您!